Categories 自己享生活

【今晚喝這杯】葡萄酒選購指南(一) 驚喜與驚嚇都是葡萄酒日常

一直以來,「怎麼挑一瓶不雷的酒」,始終是愛酒人終其一生尋尋覓覓的聖杯。

你看,這個任務困難到我都不講怎麼挑一瓶「好喝」的酒,標準直接低到只要「不雷」就好,你就知道找酒的路上,大夥兒走得有多荊棘坎坷、又是多麼委曲求全了(淚)。

無論哪一種酒,相信大叔們都有喝過跟自己超不對盤的死對頭,對吧?

像是通常很難出錯的啤酒,我也喝過苦到難以下嚥的IPA,最後幾乎是捏著鼻子吞下肚。

不諳泥煤的小白,也不少人陣亡在阿貝(Ardbeg,現在正名為雅柏)的正露丸淫威之下(編按:血管裡流著酒的N曾說,如果從拉加維林Lagavulin接觸泥煤,這個世界應該會多出不少泥煤愛好者,唉唉扯遠了)。

至於味道最為「發散」的葡萄酒,那更是遍地都能撈到大夥兒分享的踩雷血淚史……。

▲應該有不少初嘗泥煤的大叔們,被阿貝正露丸嚇到縮回去吧。其實喝習慣之後,跟臭豆腐一樣是會上癮的啊!(圖片來源:Ardbeg

避雷,先從基礎風味認識起

我始終認為,選酒跟選股票有許多雷同之處。

投資股票時,不管你走技術分析或動能交易,對標的的基本面起碼得要有點認識;選酒也是如此,只要你掌握到「酒廠」風格、「產區」特色、「品種」個性等基本面要素,一瓶酒的味道大致就能抓個七七八八;剩下的,就是從實戰裡累積避雷經驗值了。

以威士忌為例,看到「艾雷島」,鼻子應該就會聞到泥煤或煙燻味;發現「斯貝賽」,嘴巴應該就會嘗到花香甜甜兒味;聽見「雪莉桶」,巧克力與蜜餞味應該立馬浮現。

隔壁棚的啤酒也一樣,在歸類「拉格」的市售品牌如台啤與海尼根裡,你不會預期喝到太飽滿的果香或酸味;在「艾爾」風格的精釀啤酒裡,你該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豐富的風味呈現上,而不是像廣告上的帥氣男星那樣大灌一口然後發出爽快的「啊~!」(好啦也不是不行,但那比較是拉格的爽法)。

▲這種「啊~!」的爽,俗稱拉格爽(並不是)。(圖片來源:三得利

驚喜與驚嚇,都是葡萄酒日常

相較於啤酒或威士忌,葡萄酒的識別門檻確實比較高。

要從酒標上判斷一瓶葡萄酒的(大致)風味走向,你需要認識至少十幾個葡萄品種與知名產區,才能稍微猜到酒瓶裡賣的是什麼藥。

例如加州Sonoma產區、法國南北隆河、西班牙斗羅河等產區,都會有品種、種植與釀造等規範,釀出的葡萄酒自然會有某種「可以預期」的味道(雖然超出預期也是常態);再例如同樣以Cabernet Sauvignon為主要品種的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與澳洲Coonawarra,酒款風格雖是各吹各的調,但風味走向還是多少會落在同一段光譜裡。

從產區與品種推斷出一瓶酒大致的風味走向,消極面來說,能避掉與自己不對盤的雷,更積極的考量,則是設定好自己中意的好球帶,更容易擊出安……額錯頻了,是更容易找到投自己所好的酒莊與酒款。

▲球進好球帶,安打!酒進好球帶,刷卡!(唉不是)(圖片來源:MLB

BUT,以上都是烏托邦裡的理想情形,像是大叔我偶而會想喝些帶點酸味、容易配菜的紅葡萄酒,這時候腦海裡自然會浮現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的Sangiovese;但即便你的找酒範圍,已經從全世界每一個產酒的角落縮小到義大利托斯卡尼了,你還是會在家樂福或某葡萄酒專裡,面臨超過20款的選項。

這時,你當然可以非常勤勞的選擇每一瓶酒都上Vivino或google找評價,從中找出最可能符合自己喜好的那瓶。

只是,這個搜尋的過程一來耗時費力,並且顯得自己很菜很驢,二來很多時候,這只是更謹慎小心的挑出一瓶結果你也不喜歡的酒,然後顯得自己更菜更驢而已。

畢竟,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我怎麼猜得到眼前的醇不是醇,你說的順是什麼順?(老師音樂起)

或者,你也可以就跟大叔我一樣,在找酒路上嚐盡人間冷暖後,索性放寬心從20瓶裡,去買個放馬過來的Surprise Madafaka。

反正世界上的酒你喝也喝不完,只要設定好品種或產區的大方向,別跟大叔小時候一樣蝦雞巴亂喝結果也喝不出個名堂就好。如果努力都做了,那剩下的,就交給命運吧!(好啦我還是會挑酒標比較順眼的wwwww)

驚喜與驚嚇,都是葡萄酒日常。

誰寫的

興趣過多,難以專注單一事物,終致一事無成,鎮日飲葡萄酒為樂。
Goûter!|覺味

你也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