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今天想分享我們如何養育「第三文化」的孩子,以及陪伴兩個小孩經歷不同國家的教育環境後,對於國際教育的看法。
今天的社會由於交通發達,以前認知的「國外」好像不再那麼遙遠,對於孩子教育的選擇可以更多樣性,但這些選擇真的都是對自己孩子好嗎?
以下是老爹的個人經驗談,不見得完全是對的,但可以供大家參考。
跨國婚姻與國際教育的開始
老爹我在年輕時有幸出國留學,在美國認識了我的韓籍夫人,年輕時代的交往再加上跨國戀情,好像有這麼點浪漫,殊不知將來我們面臨的不只是兩個文化衝撞。
因為老婆及我工作的關係,迎接我們家的課題不單是兩種語言或文化價值觀,而是孩子在已經在雙重文化背景的困惑中,必須還在另不一樣文化中成長,我們也走出自起特別的親子教育方式。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的老婆是幼兒特殊教育的老師,擁有美國教師執照,在嫁到台灣之前,在舊金山聯合學區,擔任舊金山市所有公立小學的特殊教育支援。
過了幾年,老婆跟著我回到台灣後,因為外籍身份問題,又是亞洲人(我們都知道台灣在地學校喜歡找金髮碧眼,就算不是英語系國家的教師),所以一開始在找正式教職時到處碰壁,只好先去台北美國學校及台北歐洲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這段時間我們也迎來了第一個小孩。
幸好經過兩年多後,台北歐洲學校開始設有特殊教育支援老師的職位,她才能展開在台灣的正式教師生涯。
老大到了小學入學年齡,我們帶他參加戶籍學區的小學說明會。孩子一聽到中午要睡午覺,就跟媽媽說不想上當地小學,只想跟著媽媽到歐洲學校上課。
當時,因為正好有教職員福利,我們有了典型亞洲父母親的想法 – 那的確對我們而言,是難得可以讓孩子上國際學校的機會。
百般思考後,我們決定讓他跟著媽媽到歐洲學校上學。但也因為這個決定,註定了父母及小孩將面臨教育方面的種種挑戰。
不過,當時終究還在台灣,在學校外接觸的還是爸爸這邊的文化。但是,之後因為我的工作緣故,全家陸續搬到上海及新加坡。
雖說當地同樣是華人社會,老實說,台灣還是保留了更多華人固有文化的傳承,上海跟新加坡更像是住了很多華人的西方城市;再加上,我跟老婆的工作及日常溝通環境都是以英文為主,孩子又在國際學校上課,孩子們用中文的機會很少,進而孩子跟台灣或華人文化的連結性非常弱,更別說久久才回去一次的韓國。
簡而言之,他們是生活在亞洲的 Banana(外黃內白)。
至於有哪些挑戰,後面文章我會陸續分享。今天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第三文化小孩。
什麼是第三文化小孩?
我知道「第三文化小孩」這個詞,是在一次參加泰國設計展時,遇見一位泰日混血的學生。她做了一個支援同樣是第三文化成長小孩的社區App,提到身為這樣小孩的認同困惑、游離及孤獨,想要透過這個App支持跟他同樣的小孩。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孩子們就是所謂第三文化的小孩,並且開始認真研究這個課題。
第三文化孩子(Third Culture Kid, 簡稱 TCK)意指一群人在孩童時期,曾在一個或多個非自身原生文化的環境中,生活過一段具有深遠影響的時間,並將這些不同文化的特質與思想融入自身的原有文化中。
這樣的人,其文化背景融合了父母的第一文化(父母可能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他成長環境中的第二文化,最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第三文化。
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第三文化小孩通常來自以下幾類家庭背景:傳教(17%)、商業(16%)、政府機構(23%)、美軍人員(30%)及其他(14%)。
自 1960 年代社會學家露絲·希爾·尤西姆(Ruth Hill Useem)首次使用此術語以來,這一文化現象已成為國際學者熱烈研究的主題。通常,這些第三文化背景的人更容易認同與自己擁有相似成長背景的人,而非與同國但未經歷第三文化的人。
這群孩子的文化身份不僅僅是父母文化的延續,也深受他們所生活地區的文化影響。他們能在多元文化中尋找到自己的定位,但同時也可能因「無根」的感覺而感到迷茫。
第三文化小孩的特質與父母教育重點
第三文化小孩通常具備以下特質:
- 文化適應力強:在面對不同文化時,能快速融入並適應。
- 跨文化溝通能力:擅長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表現出開放與包容。
- 認同感的複雜性:雖然能與多種文化產生聯繫,但對自己的歸屬感可能較模糊。
在這樣的背景下,TCK 不僅是文化交融的橋樑,也是國際化社會中獨特的觀察者。
然而,這種獨特的身份也伴隨著挑戰,例如缺乏長期穩定的朋友關係,以及對單一文化的「局外人」感。
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就必須花更多心力言教,去為孩子們建立「根」的連結。
下一篇,我將談談觀察到的第三文化小孩的挑戰與優勢:第三文化小孩:成長教育的挑戰與跨文化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