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自己享生活

【今晚喝這杯】葡萄酒界的 Team Taiwan

應該不少大叔跟我一樣,在11月24號那天晚上,在電視機前忘情的像個孩子一樣大吼大叫吧!?

多少年來一路在國際賽受到的 PTSD,總算在贏下日本的那一刻獲得解放。

「贏了嗎?真的贏了嗎?」你幾度懷疑自己搞錯了,冷靜下來後還得去網路上搜尋影片與文章,好證明自己不是受創太深而產生幻想。

一向最不愛跟風的你,之後的幾天卻不顧臉皮的貪婪咀嚼著每一篇跟風蹭熱的採訪,好像恨不得透過一次次的感動泛淚,才能貨真價實的把這場比賽刻進骨子裡。

台灣贏了呀,04 年最強台灣隊沒有達成的夢想,在這批自始至終被看扁的 underdog 年輕選手上,實現了呀。

老實說這幾年多半看的是 MLB,中職日職都只是電視有播時間有剩剛好看看而已,這屆選手我根本沒認識幾個,宇宙躲拿冠軍時我還跟高中死黨說,12強我 ok 你們先看就好。

結果誰也沒想到,這批年輕選手居然幹了大事,惹得大叔我老淚縱橫覺得有你們真好……。

咳!12 強Team Taiwan的中年人傷感講完了,咱來聊聊另一支 Team Taiwan的代表——葡萄酒部隊吧!

▲哭爛,真的哭爛。(圖片來源:東京巨蛋X

食用葡萄與釀酒葡萄大不同

台灣自古(?)就有水果王國美名,相信大部分人也都嘗過鼎鼎大名的巨峰葡萄,但,你知道台灣的氣候卻超級不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嗎?

在說明原因之前,咱們先來釐清一下食用葡萄與釀酒葡萄的差別。

一般會出現在餐桌上的,都是皮薄多汁的「食用葡萄」,通常皮不澀、汁甜美是為王道;但用來釀酒的「釀酒葡萄」,審美觀卻與食用葡萄大不同。

無論是國際常見的 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儂、Merlot 梅洛,或是嬌生慣養的 Pinot Noir 黑皮諾、帶有胡椒味的 Syrah/Shiraz 希哈,相較於食用葡萄都是皮又厚又酸澀,汁卻甜到兩口就中風的「相當難吃」程度。

主要原因就是釀酒葡萄需要大量的糖分好經過發酵轉化為酒精,而酸澀的厚皮則是提供酒體架構的單寧來源,少了這個一款酒就會軟趴扁平兩口就膩。

▲釀酒葡萄(左)與食用葡萄大不同。(圖片來源:Wine Folly)

而既然食用葡萄與釀酒葡萄在乎的重點不同,那主要的品種與合適的環境,自然也大大不同。

從全球的觀點來看,釀酒葡萄宜居帶(Wine Belt)主要介於北緯30到50度之間,而台灣最北端的富貴角緯度約25,你就知道台灣離適合種釀酒葡萄有多遠。

溫度太熱是一,台灣氣候過於潮濕則是二,釀酒葡萄性喜乾爽多陽,如果土壤貧脊、排水又好,讓葡萄根能扎得夠深吸收日月精華,那就再適合不過。

所以就客觀的條件評估,台灣其實沒有理由去種釀酒葡萄;硬要種固然種得活,但缺乏多數賦予葡萄風味與架構的因素,老實說也釀不出太有特色的美味葡萄酒。

只是,偏偏就有愛極了葡萄酒的傻子,不惜一擲千金也想在自己的土地上,釀出足以代表台灣的葡萄酒;而這孤注一擲的一試,倒也真的讓他們釀出了點名堂。

勇敢挑戰歌利亞的大衛,CP值不高卻值得掌聲鼓勵

經過多年測試,目前找出最適合台灣種植的釀酒葡萄大抵就是一黑一白的黑后與金香(對就是來自台語的「真香」),木杉與蜜紅少量出現;種植區域則是以彰化二林為中心,向台中后里與南投埔里輻射。

有趣的是,台灣葡萄一年可於夏冬兩季收穫,與多數產酒國僅秋季一穫不同,所以釀出的台灣葡萄酒即便是標示同一年,也可能是由不同季節收穫的葡萄所製成,這比起國外葡萄酒,也多了一點在地特色與季節個性可供玩味。

目前市面上找得到的常態性葡萄酒,知名度最高的當屬興農第三代所創立的Weightstone威石東。

這家斥資不斐的埔里酒莊,當初是重金找來了美國Napa團隊協助建置,釀酒設備也採用先進好料,端的是用頂標打造台灣第一瓶「接軌國際」的正統葡萄酒。

威石東當年第一批葡萄酒釀出來的時候,大叔我有幸品嘗到其中幾款,喝過的心得只能說……五味雜陳哪(汗)。

客觀的說,釀得其實不差,但,也就「只是不差」,先天氣候與品種的天花板就擺在那裏,一瓶又要價1500起跳,氣泡酒更是直逼台幣四千,如果把其中的台灣價值扣掉,也就是款500左右、一般餐酒等級的「用心釀」的葡萄酒罷了……。

我想威石東也體認到這層限制,所以除了品種個性較弱的傳統法氣泡酒外,近年威石東頗為積極開發各種特色葡萄酒,像是古法氣泡酒 Pét-nat、傳統波爾多葡萄酒 Clairet,都是稍微避開競爭最激烈的「正統葡萄酒」,以創意與特色替酒莊找出另一條生存之道。

▲經過初期嘗試後,威石東很聰明的轉換策略,改以特色葡萄酒切入市場。(圖片來源:Weightstone威石東

另一家擺得上檯面的台灣酒莊,則是后里的樹生酒莊,由留學法國的釀酒師陳千浩與洪吉倍莊主合作釀造,其中加烈葡萄酒「埔桃酒」與「紅埔桃」是代表酒款。

雖然樹生直接避開了傳統葡萄酒的紅海,採用加入白蘭地的加烈酒形式生產葡萄酒,但兩款產品其實釀得都相當不錯,在國際葡萄酒競賽中獲得不少佳績;唯一的遺憾就是與威石東一樣,礙於生產規模與氣候等因素,埔桃酒與紅埔桃都要價不斐,官網售價僅是參考。

年初朋友問到有批埔桃酒想轉售,價格不客氣直接開到官方售價的兩倍有餘,嚇得我趕緊喝口單人跳舞壓壓驚……(苦笑)。

與隔壁棚得天獨厚的台灣威士忌比起來,台灣葡萄酒基本上屬先天失調,後天又要花大把銀子才能調教得宜的賠錢貨。

但或許這就像這屆的12強一樣,當大夥兒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台灣葡萄酒還是能窮則變、變則通,靠創意、毅力還有一股傻勁,走出一條跌破大家眼鏡的冠軍之路。

▲陳千浩(左)前幾年帶著紅埔桃酒與格蘭菲迪合作,推出台灣精神系列的最終章作品。(圖片來源:格蘭菲迪

誰寫的

興趣過多,難以專注單一事物,終致一事無成,鎮日飲葡萄酒為樂。
Goûter!|覺味

你也會想看